本科生思政课
【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奋力书写为乡村振兴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实践队赴福建屏南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5日 点击数:

2024年7月28日至8月1日,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屏南乡村振兴调研实践队在吴文琦老师和黄佳佳老师带领下,前往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由来自全校各学院的3名研究生、11名本科生组成,调研足迹覆盖屏南县前汾溪村、四坪村、龙潭村、仙山牧场、柏源村、厦地村、白水洋村、棠口村等地。实践历时5天,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调研乡村中解民生、治学问。

在前汾溪村,队员们参观了乡村美育基地,并与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乡野艺校”创始人毛华磊,“前汾溪谷”创始人吴鸿珍等进行座谈。美育基地通过艺术教学、节日重塑、活动策划、艺术展览等公益性美育活动,在乡村营造出充满生活力的社群环境。

在四坪村,队员们在熙岭乡驻村干部徐丽娜和村党支部书记潘家如的引导下,来到诚信走廊,了解以诚信和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新型无人经济模式;参观“人人都是艺术家”画馆,体会艺术如何与乡村有机融合;走访“新村民”,参观手作IPA啤酒馆和手冲咖啡店。队员们还体验到当地传统茶饮,同时也是接待客人的“最高礼仪”——艾叶冲蛋。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职期间,也曾受到当地老百姓以艾叶冲蛋的热情接待,他的平易近人“好接待”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如今,乡村的发展变化天翻地覆,艾叶冲蛋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龙潭村是屏南县“文创+振兴乡村”的经典案例。在村委会委员、回乡村民陈忠业引导下,队员们参观共创空间、四平戏团、红曲黄酒酿造工艺基地、油画教学基地、电影制作基地等地。陈忠业分享了自己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的故事。随后,实践队与村支部书记陈孝镇进行座谈,就乡村文化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在屏南县委宣传部主任科员甘凌燕带领下,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来到仙山牧场。大家参观仙山学习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当年首创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基层的生动实践;瞻仰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回首当年闽东北军革命根据地军民奋斗的峥嵘岁月。

在柏源村,村支书苏礼耀介绍当地以党建引领,建立合作社,实现土地扭转、复垦重现梯田的做法。如今,借助“我在屏南有亩田”等项目,曾经荒废的梯田不仅种上粮食,壮美的“千亩梯田”景观也不断吸引远近游客甚至电影拍摄团队。

厦地村以重视古村落保护和创新利用而闻名。先锋厦地水田书店本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当地民居,在建筑师到来时仅保留着三面完整的夯土老墙和残破的院墙。经过改造的先锋厦地书店综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在宁静的乡村稻田中散发出浓郁的文艺气息。厦地包村工作人员刘丽萍和村支书还介绍了森克义社、木工民俗等项目,这些项目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舞台上的亮丽风采。

在棠口村,实践队首先参观千乘桥与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等历史遗迹。随后,队员们与屏南县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专家张峥嵘、屏南县委宣传部张蓉、村宣传委员郑魏屏等进行了座谈。通过座谈,队员们更加了解乡村振兴的“屏南模式”,进一步思考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内在涵义,才深刻体会为何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队员在调研实践活动中深刻感受到,“青春赋能”作为一张鲜亮的名片在乡村振兴中熠熠生辉。作为新时代青年,理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文:傅安欣、毛云鹃

图:李润兴、何康明

审:原宗丽

责任编辑:庄键安

Top